01 嬰兒早期記憶
想想看,如果我們真的記得從出生開始的所有事情,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幸虧忘的比記得多得多。很久很久以前,雖然現在看起來已模糊不清,我們都曾是孩子。我們咯咯笑、大哭、大笑、探索、摔倒,我們對於剛剛起步的這條旅途幾乎一無所知。除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幾年中,我們產生了記憶、語言、自我意識、記憶認知、社會和情緒能力。我們向著未來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幾步。
嬰兒從很早就有記憶。有些人認為,我們不可能記得2到4歲之前的任何事情。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能記住那之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之前。“兒童期失憶”可不好研究,因為我們很難證明成人最早的記憶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不過心理學家也進行了一些研究,通過一系列經典實驗來檢查幼年的記憶形成。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記憶,那麼從理論上成人當然可能記住很早期的經歷。
上世紀六十年代,Carolyn Rovee-Collier(現任職於Rutgers大學)教授和同事們設計了一個經典實驗。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得以瞭解嬰兒記憶的機制。這種方式提供了關於嬰兒記憶何時、如何發展的重要證據。在他們的實驗中,Rovee & Rovee讓9-12周大的嬰兒舒適地躺在家中的搖籃中,向上看著一個色彩鮮豔的木頭旋轉風鈴。在他們的腳上系一條繩子,另一端連到旋轉風鈴上。所以當孩子踢腳的時候,風鈴就會動。如果他踢得用力,那些木頭裝飾就會相互撞擊發出悅耳的敲擊聲。小孩踢得越多,他們就可以聽到更多的敲擊聲。如果你知道巴普洛夫和他那只流哈喇子的狗,那理解這個實驗應該沒什麼問題。這個實驗就是看看嬰兒可不可以對踢腳讓小車移動產生條件反射。研究者首先記錄嬰兒踢腳次數的基礎水準(小車沒有連到腳上),之後和有激動結果(風鈴動了!)的踢腳次數進行比較。
Rovee & Rovee發現八周大的嬰兒就可以掌握踢腳和風鈴轉動之間的關聯。在45-55分鐘之後,這種概念依然不會削減。雖然這個原始發現價值不大,但是利用這一程式導致了之後很多有關嬰兒記憶的新發現的出現。比如,在後續實驗用不同的旋轉風鈴代替了旋轉的小車,看看嬰兒是否可以分別不同,以此來測試他們是否真的記住了。另一項實驗中,只有八周的嬰兒接受了為期三天,每天9分鐘的旋轉風鈴訓練。24小時之後,只有使用相同的風鈴,嬰兒才會比基礎水準踢的多。這說明他們記得訓練他們所使用的風鈴而並不是隨便一個就風鈴。這是一個特別激動人心的發現,因為在那之前人們認為長期記憶(24小時對心理學家就算長期了)直到8或9個月才會出現。因為這個和類似的一些實驗,我們現在更多地瞭解了嬰兒記憶。我們的記憶系統實際上從很早起開始就工作得相當好。兒童的記憶也差不多和成人的有相同的工作方式——只不過嬰兒的記憶更加脆弱而已。
Carolyn Rovee-Collier懷疑嬰兒期失憶是否真的存在。看起來,我們的大腦確實可以在一歲之內就存儲長期記憶。成年後很難提取這時期的記憶是因為我們的早期記憶系統功能有限,之後又受到以後生活的干擾,最終我們會不可避免的忘記早期資訊。
02 自我概念的形成
雖說沒有人是完全為自己活著的,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的確有道理。自我概念,或者說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奠定了我們行為處事的基礎。本文中的經典實驗,向我們揭示了嬰兒什麼時候知道“我就是我”。
至今為止,“鏡子測試”依然是最好的檢查嬰兒自我概念出現的實驗。自我概念的出現:鏡子裏的是我麼?大多數人總是首先想到自己,因此我們很難想像曾幾何時,我們沒有“我”的概念。上世紀70年代初的一個簡單實驗顯示,直到2歲左右,我們還不能在鏡子裏認出自己。由於這個研究,以及後來一些延伸的實驗,一些觀點認為直到2歲生日,我們才出現自我概念。
1972年,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 Beulah Amsterdam發表了一項實驗,從此開啟了隨後幾十年關於自我認識的研究。實驗的過程很簡單。首先悄悄地在6-24個月的嬰兒鼻子上粘一小紅點,然後把他們放在鏡子前。孩子的媽媽指著鏡子裏的影像問孩子:“那是誰?”之後研究者們開始觀察嬰兒的反映。Amsterdam測試了88個嬰兒,最終只能得到16個孩子的可靠資料——嬰兒終究是嬰兒,而且很多孩子不想玩。從這16個嬰兒身上,Amsterdam發現了三類反應:
▲ 6-12個月:那是別的孩子!嬰兒的行為好像在鏡子裏的是另一個人 - 一個他們想友好相處的人。他們會做出接近的動作,比如微笑、發出聲音等。
▲ 13-24個月:退縮。嬰兒看到自己在鏡子裏面的樣子不再感到特別興奮。有些看起來有些警惕,而另一些則會偶爾微笑一下並弄出些聲音。對這種行為的一種解釋是嬰兒這時的行為很自覺(感到自己存在,可能表現出自我概念),但是這也可能是面對其他孩子的反應。
▲ 20-24個月以後:那是我!大約從這個時候開始,嬰兒開始能夠通過指著自己鼻子上的紅點,清楚地認出自己。這明確地表明他們認出鏡子裏的是自己,而那塊棉球是在自己的鼻子上。
雖然Amsterdam的結果是通過小樣本得出的,之後在更多的被試身上得到了同樣的結果。另外,之後設立控制情況的實驗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孩子如果鼻子上沒有紅點就不會碰自己的鼻子。這說明摸鼻子並不是他們看到自己影像的自然反應。
當然這個實驗簡化了大量的複雜心理過程。心理學家就鏡子實驗到底揭示了什麼提出很多問題。比如,有可能嬰兒在2歲之前還不能很好地分辨面孔。所以,他們可能在更早的時候產生自我概念。
另一種可能是,在兩歲左右,嬰兒產生了牢固的外表或視覺的自我概念,不過還沒什麼心理的自我概念。如果是這種情況,測試說明我們知道我們看起來很像,可能我們需要到更久以後才產生自我概念。
這僅僅是兩個常見的解釋,你肯定能相處更多其他解釋。這種多元可能性顯示了兒童心理學中一個重大障礙:由於只有有限的實驗可以在孩子身上實踐,因此結論特別模棱兩可。儘管有這麼多的可能解釋,這麼多年來鏡子實驗依然牢不可催並且繼續得到應用,而其他實驗要就無人問津了。
鏡子實驗之所以長盛不衰,其中一個原因是,從其他我們對孩子的瞭解,自我概念這時應該已經產生了。正是2到4歲這段時間,孩子們開始迅速發展出很多社會性行為。簡單的互動沒有大用,能夠區分自己和他人才是成功的社會關係的基礎。如果嬰兒沒有一定的自我概念,他們大概不可能和別人建立關係。
鏡子實驗也被用於測試動物的自我概念,實際上,在Amsterdam之前,這個實驗最早是由Gordon Gallup教授用於黑猩猩的研究。所有的大型類人猿都“通過”了測試,其他還有海豚、鯨魚和大象。在最近的一項實驗中,一個8英尺高的鏡子被擺放在紐約Bronx公園的大象籠裏。研究者在大象的頭上畫上記號,他們觀察到大象去碰他們自己腦袋上的記號。
大象和其他能夠通過這項實驗的通過都擁有複雜的社會體系,這並不是巧合。基本的自我識別是與其他動物交流的關鍵;有了這個知識,嬰兒們開始一搖一擺地進入了社會性的世界。
03 兒童學習發展
學習應該是整個兒童時代最重要的工作。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學習一門全新的知識,遠比我們糾正固有的觀念容易。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舊觀點的衝突會讓我們產生困惑。
本文的實驗介紹了孩子接受新知識的過程。
孩子怎麼明白地球不是圓的?
關於兒童時期學習過程的經典實驗指出:真正的理解建立在放棄固有的成見之上。
想想那些我們都慢慢接受的知識:人類是從猴子進化的,用字母代替數字可以幫助解決問題,地球是個繞著太陽轉的圓球。他們除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周圍的事情,這些事實如今看來微不足道,似乎上學時只用一天的課程就可以掌握。
不論這些概念現在看起來多麼明顯,曾經一度我們無論如何也弄不明白,那時候我們堅信算數只能用數字、人類是特殊的物種,而地球是平的。孩子們如何扭轉了對世界的理解,這是兒童心理學中最引人入勝的領域之一。不過這不僅僅與兒童有關,我們總要時不時地接受新的概念——雖然可能不是物種起源這麼重大的問題。
我們很容易認為學習主要與記憶有關——特別是糟糕的教育中,學習就是死記硬背。當然更好的學習方式,不僅是知其然,還要只求所以然。那麼是何種認知過程讓我們從死記硬背發展成真正的理解呢?
Stella Vosniadou 和 William Brewer 曾經進行過一項經典的兒童心理學實驗,讓人們瞭解了我們如何“知其所以然”。實驗的根據是一種叫做“心理模型”的認知心理學理論,這種理論認為我們先建造一個解釋某件事情原理的心理模型,然後測試這個模型,以獲得對於周遭的理解。這個理論指出在我們理解一個概念的過程中,可能有一系列的中間點,每達到一處都瞭解了事情的一個部分而非全部。Vosniadou 和 Brewer希望從這些心理模型的中間點中找出證據說明理解的發展過程。
地球是什麼形狀的?
Vosniadou 和 Brewer在實驗中共採訪了60個6-11歲的孩子。每個孩子需要回答48個問題,開始的問題很簡單:“地球是什麼形狀的?”,後面的設計的問題則更有試探性,用以瞭解孩子有關地球的心理模型。
儘管大多數孩子開始的時候都說地球是圓的,研究者很快發現孩子們有各種各樣的心理模型。當問到如果你年復一年一直走路會發生什麼情況,很多孩子說會掉下去,考慮到他們認為地球是個圓球,這個答案讓人吃驚。有些孩子甚至說你會掉到其他的星球上。還有孩子說雖然地球是圓的,但我們住在地球裏面的一個平面上。
最初,這些答案看起來雜亂無章也不具統一性,好像是孩子們自己編造出來的。但隨著進一步提問,出現了一個明確的回答模式(括弧的數字包含了具有該種心理模型的孩子的數量)。
▲ 長方形的地球:認為地球是一個平的長方形,你可能掉下去(1/60)
▲ 圓盤形的地球:認為地球是一個平的盤子,你可能掉下去(1/60)
▲ 兩個地球:認為我們站在一個“地球”上,它是平的,而另一個在天上的“地球”是圓的。這個答案說明當被問到“地面”的時候,他們認為這個星球是平的,;而被問道“地球”是則認為是圓的(8/60)
▲ 空心球:認為我們住在地球內部的一塊平地上(12/60)
▲ 鋪平的球體:認為地球是個鋪平的圓球,人可以在上面(和下麵)生活(4/60)
▲ 球形:隨著年齡的增長,持有地球是球狀的常規觀點的孩子穩步增多。
▲ 混合模型:剩下的孩子或者是沒有給出統一的答案,或者難以歸納出一種模型(11/60)
以上結果說明我們需要一個發展過程來接受一個本來猶如天方夜譚的全新概念。日常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地球一定是圓的。否則,向下的重力會把我們拽到。這是我們最初關於地球的“心理模型”。之後我們被告之地球差不多是個球形,而我們盡力改造原有的模型,但過了一段時候我們發現我們陷入了兩難的處境。
這些心理模型的中間點指出,我們為了弄清一個新的概念,最初想通過某種辦法,將其歸入已有的理解中。認為地球是個空心球,或者認為有兩個地球就是這樣的例子。這兩種模型都希望能同時維持“地球是平的”和“地球是圓的”兩個概念。
讓孩子很難學習新知識的是從日常經驗得來的固有思維:地球是平的。如果他們不能放棄看待地球的老眼光,就很難全部接受新的觀點;他們只能創造一個不倫不類的混合體,偶爾也可能有些奇思妙想。從個人經驗得出的建立起的固有思維很頑強,是很難放棄的,即使矛盾的證據明明白白地擺到面前。有時候,真正的理解有時候並不僅僅是學習新的觀念,而更多的是放棄原來的觀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