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心理學家、哲學家 Jean Piaget(尚・皮亞傑):孩子自己動手更容易建立知識體系
正因為這些扎實理論的基礎上,讓他的“認知發展理論”幾乎成為了兒童啟蒙學科的典範,也成為了兒童心理學史上的里程碑。一生留給後人60多本專著、500多篇論文。
但是!很多家長只知其名,卻對皮亞傑的教育理念不太瞭解。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講一講皮亞傑教育理念。
孩子自己動手應被看作是學習
很多家長一開始信心滿滿的給孩子講解知識,卻發現...孩子根本聽不懂!
但是,當孩子自己依託教具動手時,孩子卻“秒懂”了?費勁講半天,還不如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下?這到底是為什麼?
其實,很多家長對啟蒙期教育都有這個誤解,就是:認為啟蒙期孩子的教育和成人課堂教育一樣,都是“老師講孩子聽”。甚至有的家長過於捨本逐末的追求孩子對“某一知識點”的記憶,而不是整體知識的理解。
但“老師講孩子聽”的模式,真的能讓孩子更好的建立知識體系嗎?
才不是!
動手更容易建立知識體系
但正如Piaget提到的,啟蒙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
必須要放手讓孩子去動手、動腦探索外物,獲得豐富的邏輯數理經驗,通過反省的抽象,逐步形成、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
讓孩子自己去動手、探索、思考的過程就像織網,活動越多,則交錯越緊密,認知結構同化外來資訊的功能就越強,孩子的學習能力就越強。
Piaget有個數學家朋友,這位朋友小時候有一次在沙灘上玩耍,把10個石頭排成一行,發現“無論從哪端開始數都是10個”!後來他又把10個石頭排列成別的形狀,發現不管怎麼數,也都是10個!
這位數學家朋友對此非常驚奇,從此對數學產生了興趣。
Piaget認為,這件事情對大人來說非常普遍,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個通過自己動手、探索、思考、實踐而得出的一個了不起的數學發現。
他發現了加法交換性的存在——即石頭的總數不依懶於計數的次序。
正是孩子自己的動作(動手、思考和實踐),讓孩子有了數和交換性的概念,倘若沒有這些實際的思考和實踐,那麼表像就永遠是表像,及時一連串的表像擺在眼前,孩子也不可能發現表像背後的數學。
在啟蒙期教學的時候,動手操作也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Piaget的教育理論提到:
兒童還沒有預測運動或變化結果的能力。就算是相對一個簡單的數學概念,比如:4根線段首尾相連可以組成一個四邊形、3個數量加上2個數量是5個數量等等這些,對孩子來說也只有在具體操作的影響下才會變得更加靈動且具有預見性。
美國心理學家斯墨茨隆德曾經做過一個5-6歲孩子學習的實驗。
他讓孩子們看著天平,觀察a和b一樣重、b和c一樣重,根據等量代換的知識,a和c顯然也是一樣重的。
但這個實驗中,孩子並不瞭解等量代換知識,也沒有動手實際操作的機會,他們都沒辦法得出“a和c一樣重”的結論。
將動作內化需要時間,在腦海裏想像動作比實際動手操作觀察要複雜的多。比如說將一個四面顏色不同的正方形旋轉90°這個動作,腦海裏想像和拿一張實際的正方形來旋轉並觀察完全不是一個難度級別!
只允許想像不允許動手操作,等於直接讓孩子從簡單模式跳到地獄模式,太為難孩子了!
在啟蒙期學習中,動手和探索的過程是不能省略的。多少父母希望孩子快點學到知識、快一點掌握知識、快一點提高能力,實際上就是省略了探索的過程,徹底剝奪了孩子自然的發展步驟,最後即使學會也是沒有過程的容易遺忘的。
在啟蒙期的學習中,孩子參與的過程遠比最終記住的結果要重要得多。遵循Piaget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讓孩子親自動手觀察、探索、思考,最後得出結論。
Comments